很多年前在台北看过一部西片,片名好像是“血肉长城”什么的,故事内容只记得个梗概,是记述一段回教圣战的惨烈历史,场面浩大,剧情感人。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在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勾起我的记忆,是因为其中一个片段,一句对白,对个人后来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某些影响。
那个片段是这样的:当一群战败的法兰西军队被回教圣军包围,擎着白旗走向回军阵营议降的时候,回军之中一名将领突然高嚷:“干掉他们!”。回军首领摩哈末阿利一愕,转头问他为什么,那名将领说:“他们曾经掳杀我们的议和使者!”摩哈末阿利闻答即拍案而起怒喝道:“他们不是我们的导师!”。此语一出,全场鸦雀无声,那名主张“干掉他们!”的将领,满脸差愧,无地自容。
二十岁的年代,由於深受“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意识形态误导,满脑子充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封建霸道思想,动不动就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甚至主张以暴力反暴力。这种报复主义心态潜伏在躯体中作祟,为期颇长。没想到一句“他们不是我们的导师!”犹如平地一声雷,把自己从噩梦中惊醒,捏了一把冷汗!终於找到从蛮荒回到文明之路。
前几天,在报上看到一名带墨镜的马大“学生领袖”,站在大学围墙上,指着到马大就中文系教学媒介语问题作出抗议和提呈备忘录的政党人士破口大骂。隔天新闻又报导有五十名马大生集体到警局报案,指那名爬墙的“学生领袖”发表粗野的种族煽动言论,污辱他族尊严。过后,马大校园的气氛虽然一度呈现紧张,但是很快的就平静下来。我不禁要向那五十名杰出的马大生致以最高的敬意,他们恪守国家法律,在面对挑衅的时候,认定挑衅者“不是我们的导师”,既不有样学样,也不慑服於舞爪张牙之淫威,坚决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还击。这种果敢精神和高贵情操,足以成为每个公民的楷模。
1 条评论:
顾前辈,感谢你把文章贴上网络,让我们这些后辈有缘拜读奇文。“他们不是我们的导师”,我会记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