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1日星期三

啊!我的公牛!

在马德里的斗牛场,人们只见到场内壮烈的斗牛场面,却不知道在场后,仅是把那头出斗的公牛弄进牛栏,已经是颇费周章的一件事儿。先是用两头颈上悬挂叮当小铜铃的花母牛,走在前头引之诱之,进入牛栏之后,花母牛从后门疾奔而出,活门迅速关上。雄伟而可怜的公牛,只有在栏里暴跳如雷了!
这就是公牛之所以一出场就眼红红、气腾腾,见红就俯冲的原因。
据说公牛能够在试斗、马斗、步斗中坚持到最后和“玛达多”(MATADOR斗牛士)决斗,以至浴血而亡,和群众欢呼喝采声有很大的关系。在公牛的直觉中,由始至终,它都以为群众是站在他那一边,它是代表“公意”行动;所以,群众的“UEREI!”(西班牙语:“好野!”)呼声越响,它越是牛劲大发!——天晓得群众的眼睛竟是那么雪亮,并不如公牛所期望的,以牛意为依归。而是在给英勇的斗士打气。
红巾、红布和那根扎上红白花纸的倒钩棒,都是刺激公牛的有效武器,因为公牛嫉色如仇。可是,在斗牛场上,它却伪装对“红”爱之若狂,追之惟恐不及;它的表现,似乎只想置斗牛士於死地,而抢红巾护红布。其实,看台上有经验的群众都知道,在历次斗争中,偶尔有斗牛士被戳伤了,红巾红布还不是给狂性大作的公牛踩个稀巴烂?正因此,看台上的群众为斗牛士加油,鼓舞斗牛士一举歼灭“鬼影幢幢”的公牛。
斗牛场上,一头浑身污血的公牛,徐徐倒下。在拖尸的骡马将它的残骸拖走以前,它是多么希望能够听到花母牛一声亲昵的呼唤“啊……我的公牛!”。这样,它就可以给花母牛留下最后的一句真话:“阿花,亲爱的,我都是为了你啊!什么群众?什么公意?放他妈的狗臭屁!”
走笔至此,我想起不知道是谁说过的一句话:“有许多的东西,只要我们对它们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成为我们的负担。”
就说看斗牛这样儿简单的一件事情吧。如果我们不够醒目,不够警觉,我们很容易就会被斗牛场上滚滚的沙尘所蒙蔽,正反不分,黑白不明,结果,思想上打了结,解不开,就成为“包袱”和“负担”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