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报江湖波诡云谲,陈慧思在道上扬名立万,全凭得理无理皆不饶人这一身绝艺。最近两度现身客栈,敢情是踢馆来了,还真的让我“吓了一跳”。细读飞镖留书,原来是难得拔刀助阵。虚惊一场!
她的英文博客已在日前开光,玉罗刹手中又多一把西洋剑。各方圣人小人请多多保重。
陈慧思 said...
呼,吓了一跳。这么一来,原本寂寂无名的小记者都要成了名记者了。顾先生,你饶了我吧!
是了,我记得看余秋雨写过小人。成功的小人是要改变人类文明历史的,可小人却也不易为。(从网上随手拈来)他说:“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燥,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的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决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2007年8月9日 下午10:01
我的万宁同乡杨善勇,是海南一股清流,也是一根落地不滚的方正木条。
他治学严谨,笔下理路分明。立世,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的基本原则。
他一直尊我为前辈。其实,除了年龄差距,我都不曾当他是晚辈。
客栈开张以还,他本着敬老精神大力鼓吹。<顾记>生意蒸蒸日上,善勇居功至伟。
善勇对换马和游行事件的评论,和他一贯就事论事的精神与风貌契合,殊堪玩味。
至于我的观点,还是哪句话:“东方员工流失,有其主观因素;若有所谓“落井下石”,是客观现象。这是我对因果关系的哲学理解”。还要补充的一句话是:我尊重每个人的就业选择,虽然我觉得<星洲>和<光明>处理有关报道的方式值得商榷。
杨善勇 said...
2007年2月16日葉月眉在〈你的選擇〉的文章点出:“消費人,你是有選擇的。勇敢向強權、欺壓的勢力,大聲說:不!” 这样的心情这样的话语才说出口,8月1日葉月眉据云做出职场的另一个选择。我们只是不曾想到,传开她转往《光明日报》任职的选择,会是中文媒体的一点星火一则新闻一叶历史。《星洲日报》连同《光明》各以〈无从施展抱负纷失望求去东方日报吹离职风〉与〈多名主管失望离开东方日报吹离职潮〉的标题报道之:“8月1日,《东方日报》前副执行总编辑叶月眉将会出任《光明日报》中马编辑部副总编辑。在加入《东方日报》之前,叶月眉是《中国报》的副总编辑。”奇巧的是,新闻并且逐一点名“类似叶月眉这样经历的媒体人”;诸如(不同时段分别)回流《南洋商报》或《中国报》的编辑以及三、四位加盟《星洲》和《光明》副刊组的前《东方》记者的选择。强拉出来游街示众的名单兵强马壮,浩浩荡荡;铺排上来,有一匹布长,足见长年搜集资料,积极发扬国粹的人间大爱。可是,人各有志,谁可勉强“希望你能爱我到地老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不论是需要“奉养双亲”、“公司无法兑现承诺、不能施展抱负和福利不足等”乃至加入《东方》的“真实感,其实不比原先期待中的美好”,都应予尊重,怎能拿来示范叶倩文才是林子祥的选择?毕竟这些满怀理想的媒体人,除了带著失望离开之外,间中还参杂著不愉快的情绪;就像王锦发、甄供、王金河诸君告别《星洲》离开《光明》,也有天龙八部般的曲折内情。庆幸经历类似事故的媒体前辈当年的选择比较多;时至今日,选择渐少。风起花落,举杯向月,无论是你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你,我们要记得选听葉月眉在〈另類媒體〉为《528南洋報變大揭密》擂鼓的那一番选择:“社會要進步,其中條件是媒體不受政治勢力干預,讓言論百花齊放。親愛的讀者,你有力量作出改變,更重要的是,你是有選擇的!”
2007年8月14日 上午11: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