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表在1990年5月10日<南洋商报>上的特约撰述文字。06年9月下旬再访海南,仿佛走进一个陌生的迷人岛屿。现代化建设已经完全改变海南省的原来面目,这颗南海明珠正在大放异彩,光芒四射。抚今追昔,对当年海南拓荒牛的豪言壮语和身体力行,不禁肃然起敬。)
出国之前,国际信息有一则关于中国海南省的报导,对海南建省之后的前途,特别是既定发展方针是否会有所改变,作出不乐观的预测和评论。报导的主要根据是,由于大部分台湾和海外投资者,基于更优越的投资条件,纷纷涌向福建省的厦门市。加上日本财团租用海南省洋浦区的成片开发计划,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引起争议,有人指摘这是“新租界”和“殖民地型态经济活动”云云。整个洋浦区开发工程可能就此搁置。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政府重新检讨海南省发展计划,在步骤上作出若干调整,暂时“煞车”,将发展中心移去厦门;在触觉敏感的外国观察家看来,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如果这项猜测性的报导成为事实,对海南省六百多万人民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挥一挥手”就烟消云散了!许多正在准备向海南省进军的工业家,包括来自台湾、泰国、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投资者,在“中央不支持”的阴影笼罩下,势必裹足不前,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传言不足采信
针对这一点,我这次到海南,除了深入民间了解情况,也和一些省级领导人交流了意见。我所得到的回应是,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对前述报导加以否定,并且认为这是外国通讯社凭主观臆测发出的错误讯息,不足采信。
一家观光级酒店的副经理说,跨国投资公司派来海南的专业执行人员,有增无减,客房紧张的情况并没有缓和。日本熊谷组在海口承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正在加紧赶工,希望明年可以提前投入服务。这位来自琼海县的年轻经理说,酒店业是投资气候的寒暑表,它的准确性甚至超越党政机关的评估,因为外来投资者都是先住进酒店才出去洽谈生意的。他对海外不利于海南省的报导,深感费解。不过,他认为这也可能是前往厦门的台湾投资者对外放出的“招揽性”的消息,在地理上,台湾和厦门近在咫尺,只隔一道海峡,两地人民同属闽南语系,没有语言障碍,台湾人到厦门投资确是比较容易适应当地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外资会从海南转移到其他省份,或是台湾投资者对海南省完全不感兴趣。事实上,不少海南藉的台湾中小型企业家已经在海南进行投资,一些实力雄厚的台湾跨国投资集团,也正在积极和有关方面洽谈,准备投入开发海南的行列。
“日本人一窝蜂涌来海南,你相信台湾人会不来么?”他语意深长地说。我要他对这句话作进一步阐解,他说:“台湾企业崇尚日本模式,并以日本为竞争对手。他们对日本是采取跟进策略,同时抱着超越的决心。”这位正在勤奋学习英文的年轻经理,对海南省的前景十分乐观,他对中央政府坚决落实开发海南的既定政策充满信心。
在从海口开往三亚的长途巴士上,我和邻座一位来自浙江省温州的中年知识分子聊起来。他在三年前被调派到海南工作,听他的口气,似乎准备落籍海南。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已定居三亚,妻子在某个单位上班。
他不仅对“海南煞车”的传闻加以驳斥,还强调真正的“海南热”只是一个开端而已。他说,海南建省两年来,大中小外资工商企业前来投资的,接近九百个项目,总投额超过两亿美元,而内联项目的投资额也突破十二亿美元。海南省提供的许多特别优惠条件,都是大陆上其他省份没有的,这些条件吸引大量的外国投资者不断涌入海南。从这个事实可以看出,建设海南的基本方针并没有改变,各种优惠条件也没有取消,而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进中,日趋完善。
因此,他怀疑是别有居心者在散布谣言,蓄意破坏海南建设,想搞垮海南。不过,在国务院公开声明全力支持海南开发,既定方针不变之后,谣言已不攻自破。
海口一名计程车司机在触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不同的看法。他说,海南一般百姓都担心海南地位有变,虽然中央及省级领导人一再保证会继续向前走,但是,当官的可以一天讲一套,在中国“朝令夕改”像家常便饭,谁信得过?
问他是否有任何迹象显示海南正在走回头路,他说这倒没有,祗是气氛低迷一些,流言四起。不过,他转过话题说,中央交通部前几天刚批准拨款开辟五指山公路,全长三十三公里,总投资人民币五百万元(相等于马币二百五十余万元),计划在今年动工,明年竣工。通车之后,五指山区将会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热点,对改善当地黎、苗族人民生活会有一定的帮助。
“这应该是中央全力支持开发海南的具体行动之一。”他说。无论如何,他还是往好的方面想,希望海南这颗“暗藏的南海明珠”早日散发耀眼光芒。
新政策吸引投资者
较后时,我会见了海南省两位高级官员。一位是来自北京的海南省委、体制改革研究及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迟福林,另一位是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周松。
这两位正值壮年的领导人,英气勃勃,言谈稳重,态度亲切,没有一丝“官僚”气息。他们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在谈到海南省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候,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们的心脏是和海南人民的命脉连接在一起跳动。
迟福林负责政策和搞体制改革工作。谈到中央对开发海南的态度,他提出具体事实加以说明,推翻外间各种不利于海南发展的传宣。
他透露,中央政府已经决定支援开发资金,在海南建立占地五十万亩以上的“农业综合开发实验区”,并由中央政府出面促请全国各省各包一块、群策群力,共同协作,开发海南。这个实验区分成“五大片”,包括加工区、销售区、高科技区,种植区和养殖区。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具规模的一个综合性农业开发实验区。
此外,他对海南以特殊政策吸引外资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颇感欣慰,虽然和预期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是,随着特殊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譬如入口税务的调整(包括税务的豁免),产品可以在大陆销售等等,都是立竿见影的实惠性新政策,对外国投资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征得省长同意之后,他提供给我一份行将发布的新的“海南经济特区鼓励投资政策”,关于税收、进出口贸易、基本建设、金融、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企业经营、投资保护、发展旅游业、用人用工和人员出入境等方面,都增加多项特惠政策。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应该是有关投资保护方面的新规定。新政策特别强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投资者的资产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为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若对投资者的资产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将给予相应的合理补贴和赔偿。另一方面也立法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自主权,
鹏程万里有赖坚强羽翼
总理李鹏在上个月四日向中外记者发表的谈话,肯定洋浦区开发计划势在必行。李鹏总理曾对所谓“新的租界”和“殖民地”说法加以反击,他说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中国人民曾经进行长期奋斗,收回租界,今天又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主权,中国政府怎么会在洋浦搞一个殖民地,把土地出让给外国人呢?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周松解释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人质疑洋浦开发计划,是民主精神的体现。经过国家领导人详细分析解答,基本上已经定案,没有人再持异议。外国通讯社渲染这一事件,使人们有理由怀疑他们目的在於吓走外资,打 击中国(不光是海南)的经济建设。 · ’
事实上,历时三年,总投资一亿八千万元人民币(相等淤马币九千余万元)的洋浦港工程建设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将于这个月交付使用。两座共五千多平方米的仓库已经封顶,两万平方米的货物和集装箱堆放场基本竣工,水厂、电力厂、通讯设备收尾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已收工的码头总长五百四十米,有包括两个两万吨级和一个三千吨级的船泊位。它将是海南首届一指的综合性深水良港。
洋浦港工 程只是海南洋浦区成片开发计划的一部分。日本熊谷组接着将加快步伐,全面开展建设计划,为中国南方这个富庶而不显眼的宝岛添新貌。
“海南会煞车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周松的回答无比坚定,驱散了笼罩在海南上空的疑云。
鹏程万里,有赖於坚 强的羽翼。无可否认,未丰的羽翼和高远的目标,是今天海南必须面对的基本现实;要缩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只有动员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包括引进外资、自力图强,坚决的向前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