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宋代王观《卜算子》词中的两句,乍听之下,像是江南女子款款情深的叮咛,暖到心底。
中国江南春色无边,可说尽在此句中。它写意不写景,就让你在冥想中意会;也只有像王观这样曾经“和春住”的古代墨客,才能深刻地把风光如画的江南春嵌入清新的文学语言,转化成殷殷咐嘱,叫你欲罢还休,终被春留住。
赶不上去年冬季的孤山之约,红梅已谢,自是惆帐。在频频催促声中,越过万水千山,冒着春寒料峭,终於又来到江南。
桃花满树,壮丹吐艳,一树风流拥着袭人的贵气,和明前龙井扑鼻的芳香揉合在一起,伴随酩酊摇摆的小木舟,在湖光山色中荡开去。我醉了,真是醉了!
你说有朝一日你若远走他乡,白了两鬓也一定要回到江南,死在江南。不是为了家乡丰盛的鱼米,也不是为了谁在情愫上的牵挂,只是因为这片孕育你的土地上的“无限景,烟中树。无限意,风前絮。”
你使我想起杰出的金石书画艺术大师吴昌硕。他在临终前留下遗言:“愿葬超山,与梅作伴。”就因为他痴痴恋上超山的十里梅花香雪海。记得他写过一首诗:“十年不到香雪梅,梅花忆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这首诗传诵颇广,叫人为香雪海深深神魂颠倒。今天到超山,从“浮香阁”西行不远,就能见到刻上“安吉吴昌硕先生墓”几个大字的墓碑。他得偿所愿,长眠在最爱的怀抱,该是瞑目了!
因此,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像江南这样如梦如幻的人间美土,别说最终会引发你的“不如归去”的缱绻,对我这个离离游子来说,何尝没有一份难分难舍,剪不断,理还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